“也不算太快,其实基本都是遵循路总的研发大纲进行的,只是咱们想的有点慢。”
“对,是咱们的思维没跟上,还有不少国家队航天系统的思维,这商业航天的发展就是快哈!”
“也不是商业航天快,你看深蓝之箭,它成立的比咱们早,但发展的比咱们慢多了,就是对面太空叉的首款火箭发动机研发都用了好多年。”
“那还是路总的技术够好,他那篇以国内航天技术为基点快速研发可回收火箭的论文写的确实好,真是常看常新……”
安芳菲来都来了,就没着急走,看完试车之后也参与了会议,毕竟是二老板。
虽然她听不太懂这些技术人员在说什么,但是夸路云的话还是听出来了,所以就非常开心的听着。
而路云看她乐意听就时不时的给她小声解释几句,毕竟是未来要去太空当“真仙女”的,多少得了解一些航天知识。
路云写第一篇论文的时候了大量的功夫,在《向往》综艺里查资料可不是表演,而是真查了大量的资料,然后才搞定了以国内现有航天技术为基础快速研发可回收火箭的理论。
国内现有的“长征”系列火箭,别管是长征二号、长征三号、长征四号、长征五号、长征六号和长征七号,还有它们的各种改型,都有3.35米直径的箭体。
其中除了长征五号火箭的芯级火箭是5米直径,捆绑助推器是3.35米,其他型号都是3.35米的芯级箭体。
可以说国内3.35米的火箭箭体技术成熟的不得了!
其实这主要是铁路运输的限制,国内之前的航天发射场都在内陆,需要火车运输,所以箭体被限制在了3.35米,有了可以海运的琼州滨海发射场之后才有了5米芯级的长征五号火箭。
所以万户火箭的3.35米箭体就是在这种基础上进行研发的,现在的研发进度也非常快。
而且3.35米的箭体直径也不小,猎鹰九号火箭的箭体直径也才3.7米左右。
甚至作为初创公司的“第一箭”都超标了。